我们的雪线生活在从朝阳越过博格达峰照出来那刻就开始了。我们昨晚摸黑在一片乱石滩上扎营,旁边就是一条冰山融溪,我们的饮用水源就来自于此,小溪流入不远处的冰湖,随着不同的天气变换着流量和流速。
天气真的好,没有昨晚的寒冷了,不仅暖洋洋而且还有点晒。气罐在阳光下能点着火了,老干妈酸菜面的早餐过后,精神百倍。牵着骆驼走上来的哈萨克族小伙,昨晚裹着大衣就在石头边将就了一晚。他穿的也不多,没像我们裹着这么厚的户外服。哈萨克的意思就是是一群广袤草原上自由迁徙的勇敢、自由的人们。平常放马日子里,哈萨克族小伙们都是这样风餐露宿。我们这些娇气的外乡人啊!
在好天气下,我们的雪莲营地半天就搭建好了,带上来的吃的喝的一摆,腐败的营地生活开始了。
昨晚在黑夜中扎营睡下,没发现几十米外是另个登山营地。登山大牛王铁男老师在营地指挥登顶,我们有幸见到他——著名登山家,新疆探险第一人。登山队已经在山上好多天了,这几天快到登顶了。从大本营往峰顶攀登需要十天。十天?眼前的博峰就近在咫尺,爬升高度两千多米。我们从山下到大本营用了一天,觉得苦不堪言,而登山队需要十天左右才能登顶。
博峰攀登之险,是我们这些户外新驴们想象不到的:博格达攀登路线具有一定技术难度,涉及到雪坡、冰壁、冰川等地形,另有些地形有雪崩危险。我们也是好奇问起王老师,为什么会要攀登博峰,得到的答案是:山在那里,为什么不去。
每天望着博峰,我们站的角度,博峰像一个笔架,有4条山脊:东北山脊、西南山脊、北山脊、东南山脊。站在我们营地的位置,笔架山跟我们的正面视线形成一个角度,因为透视的关系,要登顶的山峰是左边看起来矮点圆点的雪包峰。西坡和南坡坡度达60度只有东北坡度稍缓。
快要登顶的那天,我们都站在山下费劲的看着白色雪包上的小黑点,据说就是登山队在缓慢前行。夏尔巴人在上面辅助登山,包括开辟线路,打钻点等工作。这些都是在跟王老师闲聊的时候知道的。
目前成功登顶的是东北山脊路线:大本营在海拔3520米,一号营地在4350米:二号营地4750米;三号营地(突击营地)海拔5179米。
在网上搜到的博峰部分线路难度:
▼上下滑动可阅读完整内容
▲ ©️ 8264.com
以上文字能描述出博峰为什么仗着并不高的登顶海拔,在登山界处在顶级雪峰群的名录中。
营地周围有三个香港人的墓冢和白水小姐的墓地。博峰的右边又是个小雪峰,因为形状被称为小珠峰,也是登山队训练的一条线路。
我们在大本营等着登山队们的登顶和下撤。雪线的小气候多变。有时下午的暴风雪就把我们困在在营地里了。这里没有网络,能做的就是透过大窗户拍拍雪飘,拍拍云动。在这种情况下,身心放空就是最好的消遣方式。
一年前还在案边默默画图的我们,万万没想到,能站在各个雪山之下,南迦巴瓦峰,玉珠峰,冈仁波齐,四姑娘山等等,并且到达了各个登山大本营和各种不可能出现建筑的地方。通过实实在在的双脚踏上,建立真实的自然观。
雪线营地不是仅仅为了某几个人的舒适和便利,而是传达一种自然观,为雪山而生。
怎样用技术生态得面对自然,是每个建筑和景区规划从业者每每都要遇到的挑战。
我们在营地的每一天,路过扎营的大大小小的徒步团队没有间断过,这些打算环博峰的驴友们,背着七八天的干粮。他们带着各自的气罐,产生各种垃圾,但无处丢弃,有的留给我们,由我们统一最后带下山去。但这次雪线营地只是他们路途中的第二天,之后产生的垃圾怎么办,体力好的人可以背下去,体力不好的就选择丢弃路边。博峰捡垃圾的活动,乌市也组织企事业团队搞过很多次。但要是要像传统景区修路做基础建设,确实是耗资巨大并且很破坏环境的做法。生态景区,这个词这些年好像给用坏了,伪生态了,不顾自然情况修玻璃栈道和观光电梯比比皆是,以各种名目招揽客人,但自然保护措施又跟不上。我们作为一个技术团队,想用行动为生态规划做个解释。
▲ 捡垃圾
怎么解决徒步线路的垃圾问题,是每个类似景区要面对的问题。建设和保护怎么保持一种平衡?我们怎么跟心心念的自然和睦相处?
我们为什么要去,一定要在想要出现的地方出现,算是一种新的自然观的建立:以最小的干扰和自然相处。
我们用人工非机械的方式,以最快的速度在不可能出现建筑的地点,建立和建筑同样舒适度的营地,相关的设备支撑,包括电能、垃圾收集和处理,固废黑水处理等功能。驴友们可以徒步,不用带大量的气罐生火(像环博峰这样的徒步路线,是不可能找到柴火的),从中间营地获得热源和供暖;产生的垃圾有地方回收,由路途中的营地收集;并可以从一到两天间隔的中间营地获得给养,不用背太多的食物;可以住自己的小帐,也可以住营地的大帐,身上背负的重量酌情减少,路上遇险获救的可能性越大。我们可以感受自然,为什么不能以生态的方式来进行?
拥抱自然,这个词很大,很笼统,需要细节来充实和解释,怎么解释,我们用过程中经历的细节来描述,由一开始的好奇,变成接近,然后会抗拒,然后会窘迫,也许会放弃,也许硬着头皮上,或者天降祥瑞,来了运气,总之会有很大的不确定。不确定是一种生活方式,跟自然的变化莫测是相关联的,不能强调人定胜天这种价值观,而是顺其自然,敬畏自然。
离开的时候,拆除营地,一切又恢复原样,我们几个带回去了所有东西。乱石滩还是那个乱石滩,像什么都发生过。骑马绕过小珠峰,阳光灿烂,但背后有轰隆隆的声音,是小珠峰上有个小雪崩。
乌鲁木齐到北京,距离2790公里,飞行时间3小时40分
三个山村到博格达峰大本营,27公里,徒步需要两天,骑马需要6个小时。
2700公里和27公里,所经历的不同时间,正是我们要做这件事情的意义。
千山万水的近和近在咫尺的远!
▲ 文中图片与视频除特殊标注外来自 WEMOVE 与行摄疆途视务所